互赢古语文学网

互赢古语文学网>都市>大唐储君 >第36章 倭国遣使 求娶唐女(1/3)

第36章 倭国遣使 求娶唐女(1/3)

    奈良的樱花落尽时,中臣藤原捧着一封烫金国书,跪在平城京的太极殿上,声音带着抑制不住的激动:“陛下,臣恳请遣使者赴唐,为二皇子求娶大唐公主或宗室女!

    若能联姻,唐倭之好可传万世,海东再无兵戈之忧!”

    中大兄天皇(天智天皇)猛地从御座上站起,手里的唐式玉圭险些滑落。

    联姻之事,他已琢磨了三年——自屋久岛清剿海盗后,唐倭关系日益紧密,互市频繁,乐舞相通,唯独少了一层最牢固的纽带。

    若能娶得大唐贵女,不仅能堵住国内旧贵族的非议,更能让倭国在海东的地位稳如泰山。

    “准!”天皇的声音带着颤音,“就派你为正使,带上最厚的聘礼:黄金千两、硫磺万斤、倭刀百柄,还有咱们刚仿制成功的唐式织锦。

    告诉大唐天子,朕愿以皇子为质,只求缔结秦晋之好!”

    三个月后,中臣藤原率领的使团抵达长安。

    当数十箱聘礼被抬进鸿胪寺时,长安百姓纷纷驻足围观——那里面有镶嵌着珍珠的倭国王冠,有长达五尺的巨弓,还有用大唐技法织出的倭锦,引得赞叹声不绝。

    李承乾在麟德殿召见使团时,中臣藤原行过三跪九叩大礼,双手捧出国书,用流利的汉语奏道:“我天皇感陛下恩德,愿与大唐永结同好。

    二皇子年方二十,文武双全,恳请陛下赐婚宗室贵女,使唐倭如兄弟之邦,世代不相负。”

    殿内一片寂静,百官都在琢磨这桩婚事的分量。

    裴炎上前一步,低声道:“陛下,倭国近年推行唐化,恭顺有加,联姻可进一步巩固海东秩序,只是……”他顿了顿,“公主远嫁海东,需虑其安稳。”

    李承乾看着国书上“永结同好”四个字,又想起薛仁贵送来的海东海图——如今的倭国,从官制到律法,从都城到乐舞,处处可见大唐的影子,早已不是当年那个需要用刀兵威慑的“倭奴国”。

    “中臣使者,”李承乾开口,声音沉稳,“联姻乃大事,需循礼而行。朕有一宗室女李氏,封安乐县主,年十六,知书达理,娴于女红,愿许配你国二皇子。”

    李氏虽非皇帝亲生,却是李承乾堂弟之女,自幼养在宫中,熟读《女诫》,容貌秀丽,封“县主”已是殊荣。

    中臣藤原没想到能得宗室女下嫁,激动得再次叩首:“臣代天皇、二皇子,谢陛下隆恩!唐倭联姻,必为千古佳话!”

    消息传出,长安城内顿时热闹起来。百姓们议论着“海东婚事”,说“连倭国皇子都要娶咱们大唐的姑娘,可见天朝上国的体面”。

    安乐县主的府邸外,每日都有百姓驻足,想一睹这位将远嫁海东的县主风采。

    李承乾对这桩婚事极为重视,亲自定下陪嫁清单:除了金银珠宝、绫罗绸缎,更有《十三经》《农桑辑要》等典籍百部,纺织、制瓷工匠各五十名,曲辕犁、水车等农具图谱三十卷,甚至还有十名太医随行,“为县主调理身体,亦传医术于倭国”。

    “安乐,”李承乾在御花园召见县主,看着眼前亭亭玉立的少女,温言道,“此去倭国,你不只是新娘子,更是大唐的使者。

    要将中原的礼仪、技艺传给他们,也要记得,身后有大唐为你撑腰。”

    安乐县主屈膝行礼,声音清脆:“臣女谨记陛下教诲。既为唐女,必守大唐体面;既为倭妃,必促两国和睦。”

    迎亲之日,长安的朱雀大街被观者堵得水泄不通。

相邻推荐:跳天舞地 , 超级情圣3 , 拥有名器的快穿NP女主 - 42章 、脱衣有肉 , 穿越60年代,不留遗憾 , 小说步步惊心 , 傲剑狂刀ROM , 李悠仙传 , [综英美] 我在韦恩庄园当青春伤痛文学版蝙蝠崽 , 宝可梦:从大嘴娃开始的钢系天王 , 老婆太强,与我生殖隔离怎么办

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

最新标签